8月8日,“数字赋能吉林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研讨会由澳门永利中国精算研究院/国家风险治理与保险服务创新发展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农阳光大数据集团公司承办。“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专家学者,吉林省保险行业协会、省内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代表,以及涉农金融机构代表,围绕数字技术驱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及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情况,进行探讨。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保险与风险减量分会驻会副理事长、澳门永利中国灾害风险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文杰博士主持研讨会。

周文杰博士介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澳门永利中国精算研究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保险与风险减量分会、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等机构及专家学者,以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多层次灾害风险治理与保障体系研究”为依托,开展“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与市场调研。吉林省肩负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强国战略使命,调研组将交流了解吉林省农业保险经营实践中的探索与挑战,搭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探索农业保险与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相融合等。
吉林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马军介绍吉林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情况。他表示,吉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在财产险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对于吉林农业强省建设具有特殊意义。针对当前农业保险面临的挑战,他提出需从三方面破局:强化政策支持、深化科技赋能、加强部门协同,同时他还强调了“讲好农业保险故事-吉林篇、人参篇、公司篇”等活动策划落地的重要性。
随后,七家保险机构代表和五家金融机构代表依次发言。各代表聚焦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分享创新成果,并针对当前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中国财政永利集团院研究员、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财政部北京监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丁国光博士指出,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农业保险市场,三农领域面广点多、运营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突出,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意义重大。他强调,当前亟需加快构建地方实践经验的总结推广机制,推动农业保险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澳门永利国家风险治理与保险服务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李晓林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农业保险工作需形成“动力-路径-风险-协调”的闭环服务体系:一是明确发展动力,激活各方参与积极性;二是厘清关键逻辑路径与核心节点,确保主线不偏移;三是识别瓶颈与风险,提前布局应对策略;四是强化多主体协调,构建协同推进机制。他特别强调,必须明确数字驱动的服务对象。当前数字技术需优先做好信息服务基础工作,为政府、保险机构、农户等多方搭建协同平台,让数字赋能落到实处。
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农阳光大数据集团共建的吉林长春农险科技教授工作站揭牌仪式在研讨会中举行。会后,调研组一行深入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九台贡米”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基地开展实地调研,详细听取了“保险+科技服务九台贡米全产业链业务模式”及农业保险“双精准”示范应用情况。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于总结优化、适应新形势的关键阶段。此次吉林之行,调研组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走访,系统收集了吉林省在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中的前沿探索与现实挑战,为后续农业保险高质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素材,为服务国家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战略、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专业智慧。



(撰稿:朱玥;审稿:王庆焕、李晓林;编辑:薛丽娜,审核:郑苏晋 )